瑜伽飲食的智慧

吃出快樂、光明;喜悅與健康

食物對心靈的影響

首先要請大家回想看看,我們去買食物的時候都會注意什麼?(停頓一下)

大部分的人,第一個當然會先看好不好吃,再來可能會注意,這個東西會有多少熱量、他的成分有多少蛋白質、醣類,吃了會不會胖、會不會有三高,但大家可能會忽略一個非常重要的東西,食物對我們心理的影響

有些食物吃了可能會讓我們變快樂、有些東西會讓我們變的很好動、而有些食物會讓我們愛生氣或事出現一些負面的情緒

宇宙三種力量

在七千年前,瑜伽行者在修行的過程中,早已發現的這些食物的特性,可能今天吃了某樣東西,突然看什麼都不順眼,對誰都想發脾氣,可能吃了後發現靜坐時非常想睡覺,可能一坐下來就開始釣魚(打瞌睡),起來的時候發現靜坐時間已經過了,或是吃某些東西會靜坐時思緒惠東飄西飄,完全安靜不下來,而有些東西能讓他整天都很有活力,很快樂,靜坐也很專注,當然他們也不是一次就覺得這個食物不好,而是經過長期的實驗得出的結果,可能像的科學家,連續吃某樣東西三十天,突然換另一樣東西,發現心理上的改變,最後他們觀察到食物受三股力量,悅性力量、變性力量、惰性力量:

  • 悅性力量(Sattvika)幫助我們發展出光明喜悅、仁慈等高層次心靈的力量
  • 變性(Rajasika):會讓我們在快樂、痛苦悲傷中交織不定的力量,可能有時候突然很快樂、又突然很健康
  • 惰性力量(Tamasika):使人退縮、逃避、毀滅、越來越不快樂的力量

    他們也發三股力量同時影響,我們生存的環境、相處的人(也包括我們自己)、吃的食物

以環境區分三種力量

  • 像聲色場、會讓你有負面情緒的地方,就是惰性的環境
  • 人潮過多的地方就是變性的
  • 而像Jagrti瑜伽屋就是悅性的場所,到瑜珈屋就會想到要做靈性的事情,會讓你有想向上的動力,在那靜坐會有很不一樣的感覺,像圖書館、寺院也都是悅性場所,在那你會想要學習,想要認真向善

以人區分三種力量

    以人來分也有悅性、變性、惰性的人。

    我們會發現和有些人相處會非常快樂,和他們相處時總是想著好的念頭,像我們的靜坐老師,如果大家有機會和瑜珈靜坐老師一起靜坐會有很大的能量,在他們身邊不太會想到負面的念頭,更多時候是會想如何讓生命更進步,如果生命有許多不快樂,和他們聊聊天、談談心,就會發現自己的不快樂好像消失了,所以瑜珈裡面有一個詞,(梵文)我們稱與善為伍,意思是我們要常常和悅性的人相處,有可能兩個志趣相投,對靜坐都又興趣,每天都互相鼓勵,要常常和能讓我們命提升的人相處,但相反的如果常常和會讓我們心理產生負面情緒,這不會是一個明智的決定

而變性的人可能會很有活力,但他們情緒起伏不定,有時突然很high,又突然想到很傷心的事,心情像坐於霄飛車一樣,這就是變性的力量影響造成的

如果常常和惰性的人相處,我們會變的很不快樂,或許大家有這樣的經驗,和他們互動時,會感到心力耗損很厲害,彷彿能量被吞噬,可以感受到對方非常灰暗的思想,相處之後會覺得身心俱疲

三股力量充滿在食物

這三股力量也充滿在各種食物中

  • 悅性食物:蔬菜、水果、奶製品、五穀雜糧,包括五穀類如米、大麥、小麥等。各種豆類、水果、蔬菜(蔥、蒜、菇菌類除外)牛奶、奶製品等
  • 變性食物: 有益於身體,對心靈不一定有益但對心靈也沒有害的食物

即是變性食物,如:調味品、刺激性香料、tea、咖啡

  • 惰性食物: 對身體可能有益或無益但對心靈有害的食物,例如動物的肉、魚、蛋、陳腐的食物、酒、各類麻醉品、洋蔥、大蒜、菇菌類等。大部分的肉、魚蛋過量的食物、腐敗的食物、麻醉行食物(酒精、毒品)、菇類

七個層面來決定食物得好壞

    在瑜伽的觀念裡,我們吃素不是因為不殺生,而是要吃的有智慧,我們可以用七個層面來決定食物得好壞。

  1. 食物的本質:菇類、酒、麻醉刺激藥品、五辛類
  2. 時間:優格、小黃瓜
  3. 空間:熱帶、亞熱帶、寒帶、高山(例子:西藏喇嘛)
  4. 人:勞心工作者、勞力工作者、修行者
  5. 取得食物的方式:肉、燕窩、譨剛生小baby的牛奶
  6. 烹調者:靈修者、知性的人、生氣的人
  7. 食用者:吃的時候的心情)
  • (食物的本質)

香菇、五辛是惰性的,像香菇,有很多素食者都非常喜歡吃,但香菇是由腐敗食物培養出來,腐木裡有許多正在死亡元素,且沒有照到陽光,所以會充滿不好的能量,如果是稻草生長的香菇在白天使用是變性的,之前有碰到過有在靜坐的法師,法師知道瑜伽飲食後,跟我們說,難怪每次吃完香菇後靜坐都會昏沉,這也是瑜伽修行者不吃香菇的原因

  • (時間)

飲食方式會隨著人時空改變,例如優格(瑜珈三聖品,飯後能幫我消化、吸收),白天是悅性的、晚上是惰性的因冰在冰箱會讓我們身體寒中帶寒,小黃瓜也是,瑜珈飲食和中醫的寒中熱性食物有很大關係,例如身體很寒的人,悅性的寒性食物可能就對她來說是變性或惰性,食物也會因為季節、生長期的長短而改變,像綠色辣椒是悅性的、紅色辣椒是變性的,因為刺激性太長,像檸檬鹽水是瑜伽三聖品之一,對平時大魚大肉的人,排毒很有效,但如果體質比較寒,不要吃太多。我們上師提醒我們,在怎麼好的悅性食物吃三天後也會變成變性或惰性的,這也提醒我們,不要偏食。

  • (空間)

熱帶、亞熱帶、寒帶地區食物的好壞也不同,如果寒帶國家的人每天都只吃蔬菜、水果也會生病,還有高山和平原的飲食也會不同,像在高山的修行者如果吃肉對他們的修行不會有影響,但如果他們到比較熱的地方還繼續使用肉時就會有影響。

  • (人)

瑜珈也不是用吃不吃肉來決定飲食,對於勞力工作者,因為身體的需要,他們每天都要大量的勞動,所以肉對他們而言是變性的,而對勞心工作者、瑜珈修行者而言肉是惰性的,因為瑜伽認為食物會變成身體的七種元素,乳糜、血液、肌肉、脂肪、骨骼、骨髓、精髓液,精髓液透過悅性食物會轉化淋巴液,淋巴液會被高階校體吸收,轉化為新制成長相關的賀爾蒙,幫助心智的成長,如果惰性食物,會讓精髓液轉成精液和卵子,排出體外,會不利於心智的運作

  • (取得食物的方式)

肉類

瑜伽觀念裡認為不只動物有生命,植物也有生命,但難免有生命會被我們傷害到,科學研究:植物會發出波動如果他們拿一去去測試,根植物說我們等下要吃你,植物就會發出很恐懼的波動,如果告訴他我們很愛他、很喜歡他,就會發出很快樂的波動,所以植物也是具有心靈,他們也會追求生命的悸動,所以瑜伽飲食的觀念告訴我們,為了維持生命,盡量選擇心靈意識發展較低的生命,像動物被殺時會有很大死亡的恐懼和贈恨,例如突然有一個外星人來突然要吃我們的肉…

瑜珈認為我們的心靈是總體心靈,是由個體心靈與細胞的所有心靈所組成,當我們吃動物的身體時,動物死亡時細胞充滿恐懼、贈恨死亡的波動,會成我我們的一部份,我們吃什麼,心靈就會變甚麼,我們身體的每一個器官會充滿他們的負面情緒(新聞報導器官移植:突然會講不同語言…….)

所以瑜伽主張肉食是惰性的原因不是因為吃肉是殺生,吃素不殺生,而是對我們心靈的影響,台灣屠宰場殺動物的模式

在72條屠宰線中,有17線(佔23.6%)以理論上較為人道的電宰方式屠宰,另55線(佔76.4%)仍以下列四種非人道方式屠宰。包括:
1.以輸送帶將豬送達定點後直接割喉放血。
2.用鐵鍊將豬單腳倒吊至半空中,再割喉放血。
3.以輸送帶將豬送達定點後用棍棒敲擊再割喉放血。
4.將豬趕入圍欄,然後用鐵勾勾起豬的上顎,再以尖刀割喉放血。

,如果真的要吃肉,也要選擇叫人道的屠宰方式,降低動物被殺的恐懼

燕窩

燕窩就是燕子的窩,而只有當他們澳生寶寶得時後才會在岩壁築巢,如果把牠們的巢拿來吃,小燕子就會沒地方住,會死掉,所以燕窩的食用會伴隨著雛燕的生命,所以燕窩是惰性的食物

剛生完小牛的牛奶

食用剛生產完的的牛,所產的牛奶是惰性的,因為當時母牛是想把他的牛奶給她親愛的寶寶,如果把他的奶拿走,她心中會出現很多蹭恨,所以會對我們逞生很大的影響,所以是惰性的

  • (烹調者)

食物的烹調者烹飪食物的狀態也會影響到食物,因此瑜伽靜坐老師只能吃由靈修者或知性的人煮出來的東西。如果要去外面吃東西,如果正好有人在吵架就不要在那邊吃飯。有一次,一位靜坐老師,問說昨天的餐點怎麼了,他說這是他有生以來,第一次消化不良,問說食物是出了什麼問題嗎,後來發現原來是因為昨天煮飯的人一整天都非常悲傷,但還是想要煮飯,所以帶著悲傷的情緒在煮飯

  • (食用者)

吃東西的時候情緒也會影響到食物,例如生氣時,吃下的所有悅性食物都會變成悅性或惰性。

結語 如何正確的吃食物

    對於瑜珈靜坐老師只能吃悅性食物,因為他們的目標是教別人靜坐、幫助所有的人,所以內在要有很大的正性力量。

而瑜伽飲食建議大家多吃悅性食物、少量變性食物,不吃惰性食物,可能大部分的人都是家庭式飲食,從小就吃習慣,小時候怎麼吃,現在就怎麼吃,但都沒有想過食物對我們的影響,我們也可以把自己作為實驗的對象,瑜珈心理學有說過細胞平均身命是21天,所以大家可以實驗看看,吃21天悅性食物看看,自己是否變的活力、更快樂、更有活力,那時候溫道或吃到惰性食物對身體或心靈的影響,當肉在衝曼惰性能量時,接觸到惰性十物環境與惰性的人,您不回察覺惰性力量的影響,但經由21天接觸悅性食物,身心岳家快樂,這樣悅能察覺惰性力量的影響

%d 位部落客按了讚: